天下盒伙人 | 自己定的目标,他真的“跪”着做到了!
“我就是喜欢思考,所以头上长了很多白发,老了老了不帅了”。
初见董彪,一头短寸夹杂着许多白发,脸上始终带着憨厚腼腆的笑容。通过黝黑的肌肤,可以判断出他经常在外奔忙。谈话间,他带着东北爷们常有的豪爽和幽默,非常容易亲近。
成功的方式从来不可复制。有人靠运气,有人靠人脉,而董彪,靠的是一个说了就回不了头的承诺。
打工16年,有多少人会在积累到一定的高度之后,全盘推翻过往,承受住压力和质疑,笃定地从零开始呢?董彪做到了! “20岁我就出来工作了,当时我爸生病了,家里实在拿不出钱,所以我只能辍学,出来打工养家。”拎着一袋普通的行李,兜里揣着一个月的生活费,年少的董彪头也不回地踏上了打工路。养家两个字何其沉重,尽管无限委屈,他也只能独自咽下。
第一份工作,董彪成了流水线上普通的一名工人,每天重复做着体力活,一干便是7年。在最不安分的年龄,董彪选择沉下心来。“我还挺佩服自己这么沉得住气,不过后来也意识到,这工作是没啥发展空间,得换。”果然想到就做,他辗转到报社做了广告业务员。在报社一待就是9年,成了名副其实的老员工。月薪也从三千块稳步上升到2万。
(在报社做业务员的董彪)
一份稳定的工作、一份扣除各种花费后仍有小余的薪水、一个安稳幸福的小家庭,对于长春这个小城市里的很多人而言,已经足够完满,也不想再过多地折腾。可是董彪偏偏剑走偏锋,做出了一个让人大跌眼镜的选择。
“有一天醒来, 突然有点害怕自己的人生就这样了。一辈子为别人打工,按着该有的节奏走,想陪伴自己的家人出去走一趟还要担心请不了假,畏畏缩缩。所以我说服自己出来创业! ”这个而立之年的东北汉子,还真是言出必行。他瞒着所有人辞掉了报社的工作,完全不给自己留任何退路,他笑着说:“没有退路,才有决心往前走。”
(董彪一家三口)
辞去工作对于成家的董彪而言分外艰难。作为家里顶梁柱的他,有嗷嗷待哺的孩子要抚养,有年迈的父母要照顾,一旦没有收入,将要面临多少压力,董彪心里早已清楚。果不其然,辞去工作的当天,就惹来了许多亲戚朋友的不解和反对。大家好说歹说地劝着,费尽心思地警告着,剖析着创业的各种风险,可是董彪就像一头倔牛,怎么也拉不回来。
顶住没收入、不被理解的各种压力,董彪冷静地找寻创业机会。他看了一眼妻子无奈却仍然选择相信的眼神,心里既难受又心疼,暗下决心决不能辜负她的一片信任。机缘巧合,刚好盒子支付的服务商到妻子的服装店安装刷卡机。就像爱情里等待许久的那个人突然出现了一样,董彪对盒子支付几乎可以说是“一见钟情”。
2015年11月,董彪正式加入了中国盒伙人,他向大家许下一个承诺:“一年后,我一定可以赚到月薪5万,远超在报社的收入。”
创业起步艰难重重,没有经验是硬伤。但董彪单枪匹马闯江湖习惯了,也没什么可以真正难倒他。做盒伙人的第一个月,董彪仅仅拿到了87块钱,第二个月也就217块,第三个月522块,连基本的生活费都承担不了,亲戚朋友新一轮的质疑和反对接踵而至,街坊邻居也已经有人嗤之以鼻地拿他当一个反面教材教育小孩了,只有他无比珍视每一次微小的进步。
关于是否想过放弃的问题,他回了这样一番话: “为什么要放弃?我没想过。我给自己算了一笔账,按照盒伙人收入不断倍增、持续累积的规律,我笃定,一年后收入可以达到5万。做到了心中有数,也就没必要庸人自扰了。”原来,引领他向前的从不是不撞南墙终不回的倔强,而是一步一个脚印的计划。
2016年11月,对于董彪而言意义重大。一年前许下的承诺终于在一年后实现了。没错,一年前说好的5万他超额完成了,也终于得到那些曾经质疑过的人的肯定,甚至还有人主动提出追随,董彪激动得说不出话。但再重提这件事时,他也只是戏说“没办法,自己选的路,跪着也得走完!”
现在的董彪带着1000多人的团队,在东北地区建立起自己的盒伙人阵营。他将工作的重心转移到培训和带新人上。“我常常告诉我的盒伙人们,要有自己做老板的思维,以主人翁的心态去看待这份事业。”董彪的团队在培训上取得非常好的成效,盒伙人上手非常快,团队业绩猛增,上下一片正能量。未来,他也将投入更多精力在培训上。
“现在我们夫妻俩都在做盒伙人,感谢盒子移动创业平台给了我机会,让我有壮士断腕的决心,感恩!希望有一天自己可以帮助越来越多的人!”
上一条:韩森:小河没水大河干